体育热点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兄弟圆梦”故事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兄弟圆梦”故事

11月29日下午,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最后一场比赛——蹴球男子双蹴决赛正在进行。贵州队的胡光吉与胡家卫对阵云南队的张彦吉与张永福,胜者将获得本届运动会的最后一个一等奖。比赛进行到30多分钟时,比分紧张的定格在96:90,场上陷入死寂。若贵州队能顺利获得4分,就能成功拿下这一奖项。关键一球即将由胡家卫主罚。为了冷静下来,他用力抹了一把脸,仔细对照赛前准备的点位图进行计算。暂停结束后,贵州队决定全力以赴。胡家卫将脚跟贴地,脚尖微调角度,随后力道十足地一蹴而出,蓝球迅速朝红球的方向滚去。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兄弟圆梦”故事

“啪!”一声清脆的响声,比分定格在100:92。胡家卫兴奋地跑向胡光吉,两人紧紧相拥,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么多年的兄弟,我们终于圆梦了!”赛后,胡光吉激动地说道。从11月23日开赛到29日落幕,贵州代表队在蹴球项目上的旅程可谓充满挑战。蹴球一直是贵州的传统强项,胡光吉与胡家卫这对老将均有超过10年的参赛经验,并曾多次获得全国奖项,技术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然而,在本届运动会上,胡家卫在首日的男女混合双蹴小组赛中未能晋级32强,这给贵州队的三亚之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随后的比赛中,贵州队员调整状态,胡家卫获得男子单蹴三等奖,刘虹和韦成秀则在女子双蹴中获得三等奖。

对于胡家卫和胡光吉来说,男子双蹴有着特殊的意义。两人不仅同伊同姓,而且均来自贵州省黔东南州。2009年,他们在贵阳市的蹴球比赛上首次相识,当时是竞争对手。此后,他们在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再次交锋,都展现出了卓越的实力。为了备战2011年在贵阳市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教练李小可的指导下,两位“对手”成为了搭档,共同参加男子双蹴比赛,从此保持了长达13年的合作。胡光吉毕业于贵州体育职业学院,而胡家卫则是在贵州大学学习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并在镇远民族中学担任体育教师。由于相似的生活经历和对体育的热爱,他们的深厚友谊让他们如同兄弟般亲密。

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第一次搭档的他们获得了三等奖,虽然成绩可观,却始终心中留有遗憾。胡光吉提到:“我们曾在全国性蹴球比赛中拿过多个一等奖,唯独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这个最高赛事,我们至今未能摘金。”两名老将对于赛制的熟悉让他们在场上如鱼得水,比赛中,双方的球分为蓝色和红色,选手通过脚跟接触地面,将球巧妙蹴出,得分规则与台球相似,考验着运动员的精准控制与心理稳定。

不过比赛场地的不平整为球的走向带来挑战,也让每场比赛都弥漫着悬念。在本届运动会的蹴球赛事中,出现了不少“冷门”情况,许多强队意外失利。回想这场比赛,胡家卫与胡光吉感慨,他们成功地承受了压力。比赛初段并不顺利,云南队同样展现出强大实力,双方斗得难解难分,最终考验的正是选手的心理素质和技术稳定性。多年的默契使得两人在场上配合默契,得分时的欢呼声和低迷时的相互鼓励,成就了他们的共同梦想。

教练李小可总结道:“这届比赛中,我们贵州队的表现相当出色,越打越好,状态逐渐上升。”他们的优异成绩也让李教练感慨万千,同时反映出全国蹴球水平的快速提升。未来将会考虑培养更多优秀选手,同时强化对女子队员的重视,确保继续保持该项目的优势。蹴球是一项对运动员年龄与体力要求不高的项目,2023年,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已经成立蹴球委员会,力求更广泛地推广这项运动。在贵州,不仅李教练这样的资深教练在努力推广蹴球项目,胡家卫也在镇远中学成立了蹴球社团,培养年轻选手。他的学生刘虹,便是在他的带领下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蹴球运动员。强强联合的搭档关系,共同追寻的蹴球梦,正体现了“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的精神,让我们进一步期待他们在未来的表现。

  1. 谁能笑到最后?雷霆防守强势,勇士传球和篮板表现突出!
  1. 仅差5记3分!历史第二神迹将成!他复苏了!